在学校校园里,有这样一个普通的群体,她们就像温暖的阳光,悄无声息地洒在校园的每个角落。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着,点亮了无数学生心中的温暖灯塔。从晨光微露到暮色沉沉,从匆匆离开到缓缓归来,目光所及都是她们默默付出的忙碌身影。这份守护,虽无声无息,却温暖了学生们的心灵。

一封表扬信背后的故事
4月8日,学校收到了一封来自4A公寓楼同学们的表扬信。信中同学们表达了对4A公寓楼宿管阿姨“杨妈妈”的由衷感谢和赞扬。不久前,一名女生在4A公寓楼即将关闭时归来,此时经常关心学生的宿管阿姨“杨妈妈”敏锐地捕捉到了学生情绪的异常。她及时询问情况并耐心安抚学生情绪,一直陪伴女生至凌晨送回宿舍。当晚“杨妈妈”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公寓中心及女生所在学院,言语间满是母亲般的牵挂,随后一起帮助这名女生共同度过了难关。而被同学们称为“杨妈妈”的就是我校4A公寓楼管理员杨青。自2023年入职以来,杨阿姨在公寓管理员的岗位上累计帮助学生48名,化解6起宿舍矛盾,发现心理异常学生5例。面对每天进进出出的几百名同学,工作认真负责的杨阿姨总是会精准识别到每位同学,耐心细致地调解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,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,营造和谐温馨的宿舍氛围。简单的一句“回来啦”“出去啊,注意安全”,让同学们瞬间有了家的温暖,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,都是她晨昏轮转中积累的“爱的数据库”。


“不是亲人,胜似亲人”
在我校,像杨阿姨这样的宿舍管理员共有50位。她们没有很高的教育水平,有些已经接近退休年龄,但她们选择了跟年轻的同学们一起生活,用特有的方式书写着育人新篇。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她们每天穿梭在公寓楼内,细致观察楼内的安全情况,提醒同学们注意消防安全,锁好门窗;看到她们在捡到贵重的手机钱包时,千方百计地联系丢失物品的同学;看到她们在同学们生病时,亲自煮一碗家乡的面条;看到她们在迎新季和毕业季帮助同学们楼上楼下搬运行李。当然,我们也看到了宿管阿姨不一样的面貌,在每年的宿舍文化节颁奖晚会上,她们化身舞蹈演员,用活力四射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。就像一位即将毕业的同学说的那样:“她们是我们清晨出门见到的第一张温暖的面孔,也是深夜守候我们和我们互道晚安的人,不是亲人,胜似亲人。”同学们的尊重与敬爱,阿姨的关怀与照顾,形成了双向流动的情感暖流,看似平凡的点滴,却构成了最温馨的画面。

用心用情守护学生
4月14日下午,学工部·学生处在“一站式社区”党团工作站举办了公寓中心员工与学生座谈会。座谈会上,学生们纷纷表示宿管阿姨是她们在校园里最熟悉的“家人”,不仅是宿舍的“管理员”,更是她们的“大家长”。宿管阿姨在每个中秋、五一等各种节假日放弃回家团圆,让她们这些离家千里的孩子感受到“家”的温暖,用行动诠释了:责任不是冰冷的规则,而是藏在细节里的关心与关爱。随后会议表彰了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“宿管阿姨”,她们中既有像“杨妈妈”这样工作热心、用心用情关爱学生的守护人;也有在学生突发困难时,无微不至陪伴帮助学生的暖心人;还有心思细腻,耐心织就情感安全网的心灵摆渡人。这样的“公寓故事”还有许多许多。学工部负责人表示:“宿管阿姨是校园育人的重要一环,是落实三全育人的一支重要队伍,她们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关爱。”


下一步,学工部·学生处将积极开展“宿管阿姨说”暨育人文化交流会等活动,常态化开展专题学习培训和实践交流研讨,不断提升“寓”人队伍综合实力,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