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指示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,学校组织翻译与国际传播学部百名青年学子奔赴革命圣地,开展“到延安去”·三秦学子圣地行实践活动。

沉浸课堂:旧址寻根触摸历史脉搏。在宝塔山下,学子们仰望中国革命的精神灯塔;于延安革命纪念馆内,透过珍贵文物感悟峥嵘岁月;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,触摸黄土窑洞里的真理温度;驻足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,体悟“团结紧张、严肃活泼”的治学风骨;在张思德纪念碑前集体诵读《为人民服务》,誓言铿锵声震延河两岸。历史现场转化为鲜活思政课堂,让红色基因可感可触。
艺术淬炼:经典重现激荡信仰力量。活动创新融合艺术教育与精神传承,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《延安保育院》中舐犊情深的家国大爱,令学子潸然泪下;恢弘史诗《延安十三年》以歌舞再现艰苦奋斗的激情岁月;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上的经典诵读,将“人民至上”的初心使命深植青年心田。艺术与思政的同频共振,实现了革命精神从“入眼入耳”到“入脑入心”的升华。
学科赋能:国际传播赓续红色血脉。作为学校大型思政实践,本次活动结合翻译与国际传播学部专业和学生特点,力争彰显学科融合特色:新传学子现场采写革命故事,高翻青年即时编译历史文献,以专业视角深研史料;在延安革命纪念馆,学部师生聚焦即将举行的“对话延安·讲述中国”活动,研讨红色文化国际传播有效路径。

校企合作: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。实践活动期间,学工部与延安山丹丹红色文化培训共建“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”。学工部部长单升军、团委副书记张晶、延安山丹丹红色文化培训院长白阳等双方负责同志,为实践基地揭牌,签署合作协议。双方围绕基地的长效机制建设、课程开发、特色项目孵化等进行了深入研讨,就校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创新实践达成高度共识,为青年学子在红色沃土成长搭建坚实平台。
青年回响:誓言铮铮砥砺奋斗初心。“当我在张思德雕像前朗诵‘为人民服务’时,突然明白了何为‘重于泰山’的生命价值。”2023级播音与主持专业史笑敏同学在心得中写道。学子们纷纷表示,此次沉浸式学习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,未来将把延安精神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、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政治自觉和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中国声音的专业行动。

未来,我校将深化“到延安去”・三秦学子圣地行系列活动,推行“思政+专业+实践”育人模式改革,深挖红色资源育人价值,锻造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卓越人才。